
奴隸社會博物館被稱為奴隸社會“活化石”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展示奴隸社會形態(tài)的專題博物館。
該館背負瀘山,面向邛海,總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其“涼山之鷹”雕塑、古虎、館區(qū)、庭院、長廊因勢布局,迂回有致,既有濃郁的彝族山寨風味,又兼具現(xiàn)代建筑特色。館區(qū)以民族歷史、社會生產(chǎn)力、等級、階級和家支、習慣法、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風俗習慣、奴隸和勞動群眾-奴隸制的斗爭等9個展廳,充分展現(xiàn)了奴隸制社會的風貌。館藏文物達3000余件,并配以聲、光、電等現(xiàn)代化展示技術,已達到國內同類博物館一流水平。
別具一格的民族建筑與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相輝映,融為一體,是文物觀展和風光旅游有機結合的理想場所。每年慕名前來參觀的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