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左右,東非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漸消耗,食物變得越來越少。為了食物,草原上的動物會長途跋涉3000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很多人向往親眼目睹這一幕場景,橫跨8200多公里飛往肯尼亞。
肯尼亞大遷徙
地處東非的肯尼亞橫跨赤道,被譽為“人類的搖籃”,曾發(fā)掘出250多萬年前的人類頭骨。遼闊的草原上,生活著成千上萬頭獅子、大象、犀牛、野水牛、獵豹、斑馬、羚羊、河馬、火烈鳥等野生動物。這個從前歐洲富人的狩獵天堂已全面禁獵,40多個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現(xiàn)在成了世界各地游客親近野生動物的天堂。為了吸引中國游客,肯尼亞政府將中國公民赴肯旅游簽證從過去的兩周改為只需一個工作日。
重慶旅行社發(fā)團的
肯尼亞旅游價格通常在20000元以上,超過了目前的歐洲游,但能到非洲野性荒原探秘,仍受到熱愛大自然的人青睞。
肯尼亞首都內(nèi)羅畢有非洲小巴黎之稱,它是許多國際組織的駐地,市內(nèi)的國家博物館、自由廣場動物孤兒院、長頸鹿公園均是著名游覽地。最著名的游覽點就是凱倫莊園,電影《走出非洲》就是在此實景拍攝的,常讓人回憶起“I had a farm in Africa”那個略帶傷感的聲音。莊園所在的凱倫區(qū)是內(nèi)羅畢地價最貴的富人區(qū),游人可以從各種原汁原味的陳列中領(lǐng)略百年前英國殖民者的奢華生活。
火烈鳥
肯尼亞雖然橫跨赤道,但大部分地區(qū)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并不很炎熱。內(nèi)羅畢常年如春,綠樹成蔭,早晚甚至還有點涼。
到肯尼亞就是要看野生動物。首先前往內(nèi)羅畢以南200多公里瑪薩地區(qū)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入住園內(nèi)的酒店。安博塞利占地300多平方公里,毗鄰坦桑尼亞,能遠眺“赤道雪山”乞力馬扎羅的雄奇壯麗景色。 在肯尼亞追蹤野生動物多數(shù)在早晨和傍晚,天氣比較涼,這時動物比較活躍。乘上專用車輛,就去追尋體型最大的象群?,F(xiàn)在是旱季,干燥的草原廣闊而平坦,從容的大象、跳躍的羚羊、健壯的角馬、優(yōu)雅的長頸鹿們對游客已習(xí)以為常,僅僅保持一定距離,不攻擊也不逃走。
肯尼亞中部阿布達爾的樹頂酒店世界聞名。酒店分三層,由無數(shù)樹干支撐建造而成,在客房或露臺上恍如置身樹頂。據(jù)說當年伊麗莎白“上樹”時還是公主,因當夜英王喬治六世突然逝世,“下樹”時便成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樹頂酒店也因此一夜成名。在酒店可近距離觀賞動物前來飲水的姿態(tài),如果備有望遠鏡就更妙了。不遠就是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亞山。
從樹頂前往納庫魯湖濕地國家公園鳥類保護區(qū),途經(jīng)尼亞胡魯魯瀑布,還可在零度赤道線上拍照留念。入住公園酒店后,就可乘車欣賞湖中秀美、壯麗的自然風(fēng)光。納庫魯湖又稱紅鶴湖,在此棲息的火烈鳥多達200萬只,沿著湖邊形成一條不見邊際的粉紅色帶,展翅飛翔時滿天通紅。公園里還有非常稀有的白犀牛。在附近的華沙湖登上客輪,可觀賞到河馬在水中暢游。
南部的瑪薩瑪拉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與坦桑尼亞國家公園接壤,世界上熱播的許多動物紀錄片鏡頭就是在此拍攝的。從納庫魯前往瑪薩瑪拉的途中要穿過輝煌壯觀、氣象萬千的東非大裂谷。和安博塞利的蒼涼不同,瑪薩瑪拉是游人夢想中的非洲大草原。在保護區(qū)內(nèi)的酒店住宿兩個晚上,帶上長焦望遠鏡,清晨追蹤動物覓食的鏡頭,白天乘敞篷車欣賞成群出沒的野獸,與大型猛獸面對面,驚險而刺激。游客還可乘坐熱氣球升空,由空中鳥瞰大草原和動物。尤其每年五到九月角馬、野牛等動物大遷徙時,景象更是壯觀。